8月16日晚上,我们邀请到了五味小面创始人罗赞莅临直播间,聊一聊五味小面是如何在不被理解、不被看好的情况下依然逆势增长的秘诀,也让大家更了解这位让人有点捉摸不定的创始人——为何从一位小有名气的建筑师,一言不合跨行开起了小面馆?
躬身入局,当个务实的梦想家
罗赞儿时的梦想是开一家便利店、家庭超市,甚至因为对门店的运作流程充满了兴趣,曾在日本便利店兼职之际,主动学习许多经营模式。自2013年留学结束回国后,他担任了数年的ARUP建筑工程师和奥雅纳大学讲师,职业成果颇为亮眼,在业界也小有名气。但开店的梦想种子一直深埋在他心里,只待时机成熟发芽。
作为一个不爱吃面只爱吃米粉的湖南长沙人,一次偶然的机会,罗赞被节目《舌尖上的中国》里的重庆小面深深地吸引,忍不住立刻尝鲜。哪成想一尝上瘾,之后一段时间里来回跑重庆,不放过每一家的面馆。
罗赞留学期间兼职的便利店:LAWSON新羽西口店▲
罗赞自认是个完美主义者,每件事情他都力求完美。同时,他深知创业并非仅靠一人的力量就能成功,他需要团队。全是缘分的相遇和梦想的召唤,五味小面的创始团队共有三人,罗赞深信未来团队将继续共同进步,拓展事业版图。
老板请回答
进军餐饮业,罗赞表示能成为品牌有两种方式,一种是做百年老店,核心在产品与传承。第二种是规模发展,当规模足够大的时候能成为品牌。而罗赞同意加盟就是最好的商业模式这一说法。
于是在五味小面起盘阶段,三个合伙人的目标非常清晰——选择了连锁规模化的门店拓展路线,而发展核心在于解决复制的问题。因此,在一开店所有的事情,团队并没有依赖他人,全员亲自下厨房处理产品、亲自服务客人、亲自学习餐饮知识……
首店开在了广州江南西,名为“五味面馆”,三个合伙人一共投资了30多万。每个人都很拼,罗赞白天上班,晚上去面店工作。可惜的是头半年,门店每个月都在亏损,日营业额不到一千块。究其原因,可能大家原本想事情想得太简单,执行下来并不是那么回事;也总是把自己认为好的东西,当成了消费者的需要,过于理所当然。
经过复盘,发现首店出现的第一个问题在于产品出品不佳。最开始团队主要向师傅学技术,自己摸索实践,但结果做出来的产品味道并不如意,出品质量不稳定,最后导致再好的服务态度也无法弥补客人的品尝体验;第二个问题在于定位不准确,连品牌名字定位也不精准,随之衍生了产品结构不合理、选址定位不适合、装修风格非顾客所爱等大大小小的问题。
虽然首店面临了种种困难,但为罗赞团队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和资源,储备了信心。幸运的是,开店期间罗赞找到了懂产品的专业合作伙伴,产品制作相关的问题才得以解决。
与此同时,罗赞团队逐渐建立一套标准化的品牌管理流程,包括从整个营业时段管理细致流程,六部收银法,建立服务的标准化内容等,搭建了一个完整的SOP流程以及相关工具表。
从0到1,梦想再出发
在汲取第一家店铺所有的经验和教训后,罗赞团队迅速开了第二家面馆,选址定在万胜围,从0到1搭建。同时遵循连锁发展路线,效率为王,控制成本:比起首家门店工期50天进度和装修成本30多万,万胜围门店的工期仅花费15天,装修成本下降至10万!而第一家门转换成后厨担当,进行原料生产,并配送至第二分店,直到2017年首家店迁址。
2016年,第二门店进入琶洲新村的时候周边还有点荒凉,很多商场还没开门;如今四周繁华,邻居来来回回换过四批了,但五味小面一直都在。38㎡的小店,日营业额达一万多元。多年以来屹立不倒,罗赞认为其成功之处在于打造出差异化的优势。
差异化优势主要体现在三方面
①五味小面定位准确,设定为社区全时段小面馆;
②品牌名字朗朗上口,把首店“五味面馆”换名为“五味小面”,打造亮眼门店视觉和门店环境,翻新迭代出符合目标人群的装修风格;
③选址决定成败,线下生意的核心就是位置!
罗赞强调五味小面开新店,选址之前,一方面务必依据品牌定位;另一方面选择时段经营能力强且匹配用户定位的商圈,能匹配到24小时经营的选址为最佳;此外安排人流测算,精准预测营业额,市场摸底和计调是一个持续的过程,需要每天关注。
创业者,离学习越近越好
但同时罗赞也告诫自己,有危就有机。企业理应提前准备应对的战略计划,按照自身企业的节奏展开;同时专注于底层逻辑,明白刚需才是本质。